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考试题库 > 行测 >

2010年贵州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及解析

来源:贵州考德上公培   发布时间:2014-12-12 考德上公培考德上公培V 考德上公培V 微博

1.解析:公差为6的三级的等差数列。本题选C。

2.解析:原数列改写为4/4、5/6、6/8、7/10、8/12、9/14,(10/16=5/8)。本题选B。

3.解析:第一项X2—第二项=第三项,依此规律,—10X2—22=(—42)。本题选 C。

4.解析:4=3X2—2,5=2X4—3,16=4X5—4,(75)=5X16—5。本题选D。

5.解析:和数列变式,两两相加得到数列1、2、4、8、16、(32),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10+(22)=32。本题选C。

6.解析:原式=(1-1/2)(1+1/2)(1-1/3)(1+1/3)…(1-1/2010)(1+1/2010)=1/2 X2011/2010=2011/4020。本题选D。

7.解析:送7瓶饮料说明总消费金额大于350小于400,代入选项发现只有21人时是21X18=378元符合条件。本题选C。

8.解析:随机挑2个人参加有C25=10种,都是女职员共有C32=3种,因此至少有一个男职员参加共有10-3=7种情况,可能性为70%。本题选B。

9.解析:运用十字交叉法。

5% 5%

15%

20% 10%

可知5%与20%盐水的比例为5%/ 10%=1/2,。5%浓度盐水需要1/1+2x900=300克。本题选C。

10.解析:4个正方形组成的大正方形对角线长度为12x/T厘米,大于圆的直径,因此最多放3个正方体,呈品字形放置。 C。

11.[答案lA。解析: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公里川、时,缶’击:2;解@x=8。m⑩航速为4公里川、时,顺流为12公里川、时,4:12=1:3,选Ao ‘

12.[答案lC。解析:分针每分钟比时针多走5.5*,从二者第一次垂直到再次重合,分针比时针多走270’。相隔的时间为270÷5.5--~49分钟。 ·’

13.[答案]A。解析:小王买的什锦糖原价为36÷80%=45元,15斤什锦糖的原价是15x4+13.5x5+10x6=187.5元,什锦糖原价合187.5÷15:12.5元一斤。则小王买了45÷12.5:3.6斤,含奶糖3.6x、q-;—=0.96斤。

14.[答案]C。解析:显然A厂每天能生产上衣8640¨2=720件,运动裤8640¨8=480件;B厂每天生产上衣6720¨6=420件,运动裤6720¨4=480件。显然让B厂全力生产运动裤,一个月能生产14400件沾厂用14400÷720=20天生产与之配套的上衣,剩下10天,A厂按2:3的天数比例生产上衣与运动裤以保证配套,则生产4x720=2880套,A、B两厂共生产14400+2880=17280套。

15.[答案]C。解析:设小正方形边长为z厘米,那么(x+2)2--X2=20,解得x=4厘米。小正方形面积为16平方厘米。

16.解析:C项根据搭配可首先排除;从词义上来讲,“广泛”指涉及的方面广、范围大,普遍;“深入”指研究、思考深刻、透彻;“全面”指完整、周密。根据语境“机关和各种商务办公”,“广泛”最为恰当。本题选A。

17.解析:与“压垮”相对应的是“重量”,可较容易推出答案为A。

18.解析:“侵蚀”是指逐渐侵害使之毁坏;“占据”指用强力取得或保持;“损害”指使蒙受损失;“蚕食”指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步侵占。根据词义和搭配习惯,可以首先排除B、C选项;相比“侵蚀”,用“蚕食”一词可以形象地说明荒漠化扩张使原本有限的生存空间不断减少的状况。本题选D。

19.解析:B、C项明显不符合文义,可首先排除。“改装”指改变装束、包装或改变原来的装置;“改进”指改变原有状况,提高价值或质量使之更有利可图、更优良、更受人欢迎。牛仔裤应该是在最初的风格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从而到后来加入休闲的元素,本题选D。

20.解析:“高枕无忧”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一劳永逸”指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丰衣足食”形容生活富裕;“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由文中的“尚能维持几年的正常生活”可知空白处所填词语应表示“以后怎么样”,与之对应的只有B项。

21.解析:先看第一空,事情不是人感到恐惧的原因,可首先排除A、C。再看第二空,“幻觉”是虚假的感觉;“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文段中“被自己吓住了”,由日常生活体验可知,人往往幻想美好的事物,因而“幻觉”不会使人感到恐惧。人也会根据看到事情的表面现象来加工、制造并且放大新的形象,这其中的情感动因包括“恐惧”,俗语有“自己吓自己”。本题选D。

22.解析:A项根据搭配习惯明显不符合,可首先排除。“彰显”指鲜明地显示;“创建”指创立、建造;“提炼”指从芜杂的事物中找出有概括性的东西。城市有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就必须从中概括出能体现城市特色的文化理念,因此用“提炼”最为恰当。本题选D。

23.解析:文段中后半部分“一部分……一部分……”是从整体上来说这些在中原曾建立过政权的少数民族后来的发展情况,因此前半部分应是表明他们都在中原建立过政权,“全部”、“先后”都没有点出“曾经”这一层含义;排除A、B项。第二空前已经有了“西迁”,若选D项“变迁”则语意重复,本题选C。

24.解析:本题可先从第二空人手,“轻描淡写”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人,印象不深刻;“删繁就简”指删除繁杂部分,使其趋于简明;“浅尝辄止”指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与“快餐、零碎式的浏览”相对应’,A、C明显不符合,排除。“效法”指照着别人的做法去做,与“体验”不搭配,排除D。本题选B。

25.解析:先看第二空,A项“准备”不符合,前面提到的“收集资料、深入实地、写生采风”都是准备工作,不会“进而……”再准备。D项“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不符合文义排除;C项“研讨”多用于学术领域,用在艺术品的创作上不恰当,排除。本题选B。

26.解析:文段主要说的是母亲向法院起诉的原因,即认为幼儿园阿姨的教育方式会禁锢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文段想要传达的主要信息是教育应当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本题选B。

27.解析:题干引用古诗文并非意在说明读书观念的演变或古人读书的态度,而是为了说明读书的价值,即“对个人心灵的陶冶”,本题选C。

28.解析:B、C较容易排除。由丘吉尔说的“抢着去当第一个记录和解释历史的人”和“总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讲历史”,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掌握记载历史的话语权的重要性而并非历史记录的真实性。本题选D。

29.解析:文段讲的是古文中体现出的逍遥和悠闲的情怀与境界对“处于竞争激烈环境……”的背景下的现代人来说很难实现,而只能是一种奢望,B项对应的最为恰当。本题选B。

30.解析:A、C项较容易先排除。“宏阔的思考”、“新的观点”这些都是人的思考,都是由新的景观引起的。D项“思维角度”在文中没有体现,而且没有指出是什么样的环境会给人造成怎样的影响。本题选B。

31.解析:文段重点在于揭示了欧洲福利社会模式的负面影响,答案为D。

32.解析:根据文段最后一句“……决定了……处于热销状态”可知,文段主要说的是职场小说热销的原因。A、C并非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B项“未来趋势”多会对其达到的高度或取得的成就进行描述,而这些在文段中并未体现。故本题答案为D。

33.解析:一些现象在人类眼中并非是事物的真实情况,因此看起来像是自然在“说谎”,实则是我们对自然的认识不够,这就需要人类不断地去探索自然的奥秘。B项“不断造成”的说法不妥,C、D项本身说法错误。本题答案为A。


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 | 公司简介 | 分校加盟 | 支付方式 |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地址:贵阳市遵义路105号万象国际大厦A座17楼281室 报名专线:0851-8590111
Copyright © 2011-2014 毕节考德上公培网 湘ICP备11016524号
咨询热线:0851-8590111
hello111